隐瞒事实骗取国家补助,会受到怎样的处罚?
你的位置:康鉴法律资讯 > 刑事 > 隐瞒事实骗取国家补助,会受到怎样的处罚?

隐瞒事实骗取国家补助,会受到怎样的处罚?

时间:2024-11-24 12:18 点击:103 次
字号: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诈骗罪侵犯对象不是骗取其他非法利益。其对象,也应排除金融机构的贷款。

网友咨询:

2021年3月至11月间,王金生在北京市朝阳区孙河乡雷桥村政府土地储备拆迁过程中,隐瞒其实际控制的黄港华夏公司、东方华宇公司、华辉鑫宇公司无实际经营的事实,通过提供虚假工商营业执照、纳税凭证等材料,骗取国家停产停业综合补助费1695万余元。案发后,王金生退还北京市朝阳区孙河乡人民政府1500万元。

王金生会受到怎样的处罚?

广东罗易律师事务所卿威群律师解答:

王金生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政府土地储备拆迁过程中,隐瞒真相,骗取国家停产停业综合补助费,数额特别巨大,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依法应予惩处。

案发后 ,王金生退还1500万元,依法可减轻处。

卿威群律师补充: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第六十一条,对于犯罪分子决定刑罚的时候,应当根据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依照本法的有关规定判处。

第六十二条,犯罪分子具有本法规定的从重处罚、从轻处罚情节的,应当在法定刑的限度以内判处刑罚。

第六十三条,犯罪分子具有本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的,应当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本法规定有数个量刑幅度的,应当在法定量刑幅度的下一个量刑幅度内判处刑罚。

犯罪分子虽然不具有本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但是根据案件的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也可以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

本律师自执业以来,所处理领域众多,长期处理刑事业务、债权债务、专利、商标、版权等知识产权法律服务业务;民商事法律服务业务、诉讼业务;公司顾问法律服务业务;已拥有丰富的经验,并取得诸多当事人的一致好评。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转载文章,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Powered by 康鉴法律资讯 RSS地图 HTML地图

合作邮箱:tuolongfei@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