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权人申请财产保全时,面临的法律风险有哪些?
你的位置:康鉴法律资讯 > 债权债务 > 债权人申请财产保全时,面临的法律风险有哪些?

债权人申请财产保全时,面临的法律风险有哪些?

时间:2024-08-07 12:40 点击:94 次
字号:

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债权人在追收债务过程中,可以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在诉讼前或者在诉讼过程当中申请采取财产保全措施。那么债权人申请财产保全时,面临的法律风险有哪些?

网友咨询:

债权人申请财产保全时,面临的法律风险有哪些?

四川部落律师事务所谢建阳律师解答:

债权人申请财产保全面临的法律风险有:

1、申请财产保全过限,给被申请人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2、保全后未在法定期间起诉致财产保全解除,引发赔偿诉讼。

3、保全措施不当致使判后无法执行。

4、保全措施不完备,致使财产保全落空。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五条:申请有错误的,申请人应当赔偿被申请人因保全所遭受的损失。

四川部落律师事务所谢建阳律师解析:

防范财产保全风险的主要措施:

1、合理确定申请财产保全的范围。债权人应当通过多种渠道掌握债务人的财产状况,扩大保全财产的选择面,根据诉讼请求范围或案件实际,尽可能选择那些价值相对稳定的物品进行保全,以达到财产保全的效果,确保将来判决的有效执行。

2、采取诉前财产保全方式后应当在法定期间内提起诉讼。如果不起诉,必须与债务人落实还款计划及有效的担保措施。在人民法院解除财产保全措施后,仍要继续加强对债务人财产的监控,防范债务人拖延时间,转移财产逃债,一旦出现不利情况,应立即起诉,并申请采取诉讼中的财产保全措施。

3、加强对被保全财产的监控,防止债务人转移、处分保全财产。债权人应密切关注债务人的动向,判断债务人是否存在或可能存在转移被查封、扣押的财产的情况。

申请财产保全的目的在于对财产进行合法的冻结,避免不法分子利用非法手段私自转移共同财产。需要注意的是,司法机关一般不会主动对当事人的财产进行财产保全,只有在当事人提供了相关司法证据的前提下,并向司法机关申请进行财产保全的情况下,司法机关才会视情做出财产保全。

四川部落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创始人,主任。全国律师协会会员。专注法律服务超10年。致力于用诉讼和非诉实务经验,以“风险诊断+解决方案+落地实施”服务模式,为客户提供专业优质法律服务。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转载文章,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Powered by 康鉴法律资讯 RSS地图 HTML地图

合作邮箱:tuolongfei@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