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健身开始成为普通民众热议的话题。在微信圈里晒跑步公里数,秀日渐凸显的马甲线、A4腰,这成为许多健身达人十分热衷的事情。那么健身房内健身时,受伤赔偿责任应怎么承担?
网友咨询:
健身房内健身时,受伤赔偿责任应怎么承担?
黑龙江博润律师事务所张翠律师解答:
健身房的管理人,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从事体育健身运动的成年人,应认识到从事体育健身运动受伤的风险,在使用健身器材时应按照健身器材的使用方式正确使用,原告自身也存在过错,应承担次要责任。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七条,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消费者有权要求经营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
第十八条,经营者应当保证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对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商品和服务,应当向消费者作出真实的说明和明确的警示;
并说明和标明正确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方法以及防止危害发生的方法。宾馆、商场、餐馆、银行、机场、车站、港口、影剧院等经营场所的经营者,应当对消费者尽到安全保障义务。
黑龙江博润律师事务所张翠律师解析:
受伤者一般会以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或是侵权向健身房或是私教索赔,一般建议以侵权起诉。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受害人可以主张因就医治疗支出的各项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等。
如果是受伤较为严重导致残疾的,还可以主张因增加生活上需要所支出的必要费用以及因丧失劳动能力导致的收入损失,包括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以及因康复护理、继续治疗实际发生的必要的康复费、护理费、后续治疗费等,这里说的残疾是需要经过伤残鉴定的,单凭医院的就诊记录,法院一般是不会支持的。
张翠律师,黑龙江博润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黑龙江博润律师事务所知识产权委员会主任。2009年开始律师执业,精通民事、经济、商事、刑事等法律,侧重于知识产权、民事诉讼代理、商业项目风险控制及纠纷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