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纠纷是经常出现的情形,导致劳动争议的原因很多,比如:工资待遇、福利等。那么发生劳动争议用人单位怎么办,用人单位怎么处理劳动争议?
网友咨询:
发生劳动争议用人单位怎么办,用人单位怎么处理劳动争议?
江苏和舟律师事务所王凯旋律师解答:
用人单位与员工发生劳动纠纷有下列解决途径:
1、协商。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
2、调解。发生纠纷可以申请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设立的基层人民调解组织调解解决。
3、仲裁。纠纷当事人可以向县(区)市级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4、诉讼。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劳动法》第79条,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江苏和舟律师事务所王凯旋律师解析: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但对下列情形依法另行计算:
①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②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一年内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③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一年的仲裁时效期间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需要说明的是,发生劳动争议后当事人应及时维权。
王凯旋受人之托,忠人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