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开车,发生交通事故应如何赔偿?
你的位置:康鉴法律资讯 > 交通 > 未成年人开车,发生交通事故应如何赔偿?

未成年人开车,发生交通事故应如何赔偿?

时间:2024-09-21 12:21 点击:158 次
字号:

未成年人,身心尚未健全,交通法规意识和道路安全观念较为淡薄,生性好动但自控能力较差,外出的交通行为常要失去应有约束与规范,是交通事故高发的一个群体。

网友咨询:

肖某(14周岁)与胡某同住一村。胡某之妻得了急病,在未征得肖某父亲同意的情况下,胡某让肖某开三轮货车送自己的妻子去医院。到达医院后,胡某又让肖某回村里接自己的父母来医院。肖某在同村的路上与一辆农用货车相撞,致使对方司机和车上乘坐的二人受伤。此次交通事故经交警大队认定:肖某负全责,应赔偿受害人损失3万元。肖某进行了赔偿后,以胡某在未经其父母同意情况下要未成年人开车造成交通事故为由,要求胡某分担部分损失,胡某认为事故与其无关,拒绝分担。 胡某应不应该分担损失?

上海中衢律师事务所张立廷律师解答:

肖某在行为时年龄为14周岁,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依照我国法律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但该规定的适用条件,应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不受他人制约的个人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监护人才应负责。肖某作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是在胡某未征得其父母同意情况下,按胡某的意思为其开车服务过程中造成他人损害的,不具备适用该法律规定的条件。

14周岁的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我国不能取得机动驾驶执照,因而不具有驾驶机动车上路行驶的资格。胡某指使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肖某从事依其行为能力不能从事的行为,并因此获得利益,胡某应对肖某在其指使范围内从事的活动负责。同时,两人住同村,胡某应该知道肖某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不能从事驾驶机动车辆的活动。所以,胡某是不能推卸责任的。

另一方面,肖某的父母监管不严,也要负一部分责任。但由于肖某的行为已脱离了其父母的监管,而受胡某的指使,胡某作为现实有监控能力的人,其现实注意义务要大于肖某的父母,而且胡某还是肖某行为的受益人。因此,应承担比肖某父母更大的赔偿责任。

张立廷律师补充:

《民法典》第十九条,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张立廷毕业于复旦大学法律系,拥有二十多年诉讼和非诉经验以及大型集团公司法务管理经验,擅长物流快递、交通事故、建设工程、房产纠纷、投融资、知识产权、风险控制等事务。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转载文章,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Powered by 康鉴法律资讯 RSS地图 HTML地图

合作邮箱:tuolongfei@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