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可采取保护商业秘密的措施有哪些,是什么?
你的位置:康鉴法律资讯 > 公司 > 企业可采取保护商业秘密的措施有哪些,是什么?

企业可采取保护商业秘密的措施有哪些,是什么?

时间:2024-09-11 13:41 点击:138 次
字号:

有些员工从事的岗位,有可能接触到企业的商业秘密,如技术秘密,工艺流程、客户资源……等等。如果企业没有采取保密措施,部分员工为了个人利益,可能会在在职期间,或离职后,将其掌握或了解到的企业商业秘密带走,或对外泄露,那么企业可采取保护商业秘密的措施有哪些,是什么?

网友咨询:

企业可采取保护商业秘密的措施有哪些,是什么?

广西万通律师事务所黄初华律师解答:

1.制定规章制度

用人单位可以制定规章制度,要求员工保守本单位的商业秘密:

相关规章制度,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商业秘密的范围;(2)商业秘密的种类;(3)商业秘密的密级;(4)保密期限;(5)保密方式;(6)脱密期;(7)造成泄密的法律责任。

2.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密条款

用人单位与员工协商一致,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密条款,约定商业秘密的内容、保密时间、保密方式、脱密期等。

3.签订《保密协议》

如果商业秘密的条款较多、较复杂,用人单位可以与员工签订专门的《保密协议》。

4.签订《竞业限制协议》

用人单位也可以与掌握商业秘密的员工约定,在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后的一定期限内(不超过2年),员工不得到生产同类产品或经营同类业务,且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任职,同时不得自己生产与原用人单位有竞争关系的同类产品,或经营业务。

广西万通律师事务所黄初华律师解析:

根据商业运营的一般规律,企业的商业秘密有时不得不公开给内部人员知晓,以便企业能够通过工作人员对商业秘密的运用来为企业带来利益。但是,并非所有的商业秘密都必须泄露给每一个内部人员。将商业秘密公开给员工及其他内部人员应仅限于内部人员因业务开展而需要知道的商业秘密。除此之外其他任何不设限形式的公开都使得企业的商业秘密置于被内部人员窃取的风险境地。

秘密归类是企业内部对商业秘密限制的方法之一。秘密归类的标准应取决于公司的结构、信息的敏感度以及未经授权而使用的风险程度。在秘密归类之后,利用访问控制来执行秘密归类,即通过限制个人或团体中的员工访问权限,可以有效限制未经授权的复制、使用或泄露给企业带来的损害。

黄初华律师,广西万通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主要业务方向为民事、商事、合同、公司法律事务特别是矿业公司法律事务。

Powered by 康鉴法律资讯 RSS地图 HTML地图

合作邮箱:tuolongfei@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