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权人与债务人串通损害担保人的利益,如何处理?
你的位置:康鉴法律资讯 > 债权债务 > 债权人与债务人串通损害担保人的利益,如何处理?

债权人与债务人串通损害担保人的利益,如何处理?

时间:2024-08-13 13:05 点击:75 次
字号:

保证人为债务人的金钱债务作连带责任保证,债务到期后,债务人下落不明。债权人要求保证人履行保证义务,但保证人拒绝,要求债权人启动诉讼程序。双方无法达成一致意见后,债权人只得以各种方式干扰保证人的生活。那么债权人与债务人串通损害担保人的利益,如何处理?

网友咨询:

债权人与债务人串通损害担保人的利益,如何处理?

江苏邱斌律师事务所张涛律师解答:

债权人与债务人串通损害担保人的利益,债务人与保证人共同欺骗债权人,订立主合同和保证合同的,债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予以撤销。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后,有权向债务人追偿。因此给债权人造成损失的,由保证人与债务人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担保法》第三十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保证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一)主合同当事人双方串通,骗取保证人提供保证的;

(二)主合同债权人采取欺诈、胁迫等手段,使保证人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提供保证的。

如果债务人构成诈骗罪,符合本条款规定,保证人不承担保证责任。

江苏邱斌律师事务所张涛律师解析:

恶意串通损害第三人债权的合同的构成要件:

(一)当事人出于恶意

也就是说,当事人的主观心理状态为故意,明知其所订立的合同将会损害第三人的债权利益,而仍然订立该合同。

当事人出于恶意,是否应以获得私利为必要呢 对此,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当事人恶意串通订立合同多为获得非法利益,同时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的利益,但是这并不是构成恶意串通合同无效的要件,即使恶意串通合同的当事人没有为自己获利的目的,结果也不可能使自己获利,但是,由于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仍然为无效合同。另一种观点认为,恶意串通行为以串通的一方或者双方获取了恶意串通的利益为构成要件。我们认为,恶意串通行为的无效原因在于其行为的违法性,而并非救济当事人意思表示的瑕疵。

(二)当事人存在通谋

恶意串通即意味着双方存在通谋,而通谋是指双方当事人都明确知晓对方的意图,同时就该行为达成了一致的态度。

(三)合同履行的结果将会损害第三人的债权

何为债权,其是指债权人享有的请求他人为一定行为的民法上的权利,债权是财产上的请求权(此处将第三人利益界定为债权利益,是为了更好的分析《合同法》第52条和都74条竞合的问题)。

本人法律本科专业毕业,从事律师工作多年,先后多次荣获区司法行政系统先进个人、优秀律师、先进党员,办理各类民事、刑事案件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转载文章,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Powered by 康鉴法律资讯 RSS地图 HTML地图

合作邮箱:tuolongfei@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