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款时先扣除利息,这种行为合理吗?
你的位置:康鉴法律资讯 > 债权债务 > 借款时先扣除利息,这种行为合理吗?

借款时先扣除利息,这种行为合理吗?

时间:2024-07-31 12:37 点击:132 次
字号:

利息一般是在履行期限届满后,开始支付,实践中贷款人为了能够保障利息的收回,会和借款人约定在借款合同成立时支付利息,直接从本金中扣除,这种做法使得债务人实际取得的借款减少,这种借款时先扣除利息的行为合理吗?

网友咨询:

冯某因买房向吴某借款10万,双方约定两年后还款并支付利息为1万元的利息。在订立好借款合同后,吴某直接给了冯某9万,并告知冯某直接将利息在本金中扣除,冯某感到吴某这样做非常不“厚道”,但是苦于缺钱没办法,只能先拿9万。那么,吴某的做法是否合法呢?

河南威鼎律师事务所霍强强律师解答:

预先将利息在本金中扣除,是现实生活中非常常见的做法,然而,我国《民法典》明确规定,借款的利息不得预先在本金中扣除。利息预先在本金中扣除的,应当按照实际借款数额返还借款并计算利息。

所以,冯某的做法显然是违法的。并且,根据法律的规定,两年后吴某的还款完全可以依照9万元计算利息,计算所得的利息总额加上9万元本金,才是冯某需要还给徐某的数额。

《民法典》第六百七十条 借款的利息不得预先在本金中扣除。利息预先在本金中扣除的,应当按照 实际借款数额返还借款并计算利息。

霍强强律师解析:

贷款人在提供贷款时不能预先将利息从本金中扣除。借款利息一般是在借款期限届满时或者合同履行期间按照约定分批偿付给贷款人。但现实中有的贷款人为了确保利息的收回,在提供借款时就将利息从本金中扣除,造成借款人借到的本金实质上为扣除利息后的数额。 如果贷款人在提供贷款时预先将利息从本金中扣除,这种做法损害了借款人的合法利益,使借款人实际得到的借款少于合同约定的借款数额,影响其资金的正常使用,加重了借款人的负担。因此,合同法规定贷款人在提供借款时不得预先将利息从本金中扣除,如果仍在本金中预先扣除的,借款人只需按照实际借款数额返还借款并支付相应利息就可以了。

霍强强律师,执业于河南威鼎律师事务所。擅长交通事故、合同纠纷、民间借贷、工伤赔付等。坚持“受人之托 ,忠人之事”的服务宗旨,秉持“以事实为基础,以法律为准绳”的理念。切实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转载文章,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Powered by 康鉴法律资讯 RSS地图 HTML地图

合作邮箱:tuolongfei@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