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鉴法律资讯
你的位置:康鉴法律资讯 > 话题标签 > 冒充

冒充 相关话题

TOPIC

不法分子利用手机网络实施网恋诈骗的这一伎俩,虽已不新鲜,但仍然频频有人中招。诈骗行为人通过网络即时通讯工具,编造虚假身份与被害人进行网络交流,在骗取对方信任、确立交往关系后,选择时机提出借钱应急、急需医疗、家庭事故等各种理由,骗取被害人钱财。 网友咨询: 扶某是一名年近五旬的男性,2019年8月30日至同年12月5日期间,扶某利用手机在网络上冒充女性身份与被害人聊天,在感情逐渐升温后,扶某与被害人确定了“恋爱关系”,期间编造各种理由向被害人要钱,被害人通过微信红包和转账的方式,共计给付扶某86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欺骗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网友咨询: 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间,李跃忠虚构能办理国家事业单位编制的事实,先后以“中国城乡信息一体化发展中心”、“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网络信息中心”等单位的名义公开招聘事业单位人员,并以办理国家事业编需要缴纳入职费为由,伙同杨维春骗取被害人苗×、蔺××等23人共计人民币426.8万元;李跃忠还以上述手段单独骗取被害人田××人民币10万元、穆×1人民币40万元。 2021年6月至7月间,李跃忠冒充国家事业单位领导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欺骗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网友咨询: 吴某系宜春市某汽车租赁有限公司的司机,主要负责为宜春市某政府部门开车。 被害人彭某与杨某经营一汽车美容车行,吴某在该车行洗车时双方相识。在聊天过程中,吴某自称其系公安局某某领导的司机。 2021年9月,因被害人彭某姐姐的孩子出车祸获得的赔偿款不多,被害人彭某等人便想找吴某帮忙提高赔偿款,被告人吴某应允。之后,被告人吴某以该事需要找领导疏通、请领导吃饭等为由,诈骗被害人彭某钱款6500元、和天下香烟6条。 吴某
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款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2021年7月14日,反诈预警短信12381正式上线,首次实现了对潜在涉诈受害用户进行短信实时预警。该系统可根据公安机关提供的涉案号码,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自动分析发现潜在受害用户!如果收到来自12381的短信,请保持高度警惕! 网友咨询: 2020年12月,何某通过社交软件APP认识被害人莉莉(化名),后双方互加好友。在聊天过程中,何某谎称自己是公安局“刑侦大队队长”,并以此身份与莉莉交往同居。在两

Powered by 康鉴法律资讯 RSS地图 HTML地图

合作邮箱:tuolongfei@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