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鉴法律资讯
你的位置:康鉴法律资讯 > 话题标签 > 灵活

灵活 相关话题

TOPIC

灵活退休但是不能伤害基本退休制度。比如说提前退,社保不会给发退休金,按百分比也不行,没退休就不能领退休金。提前退,可以发基本生活费,这还得是企业效益不错的。综合来看,退休这事没得商量,基本没发灵活,现在全国有三个还是七个省的社保已经不够给退休开工资了,一直靠中央拨款维持呢。退休问题如果这三两年内出台不了一个合适合理大家满意的方案,十年后,中国彻底进去老年化国家,更养不起退休人员了。现在能走能料的,抓紧打工赚钱,老实说,社保好时代能保你,如果经济衰退,还得靠自己。 按工龄退休比较合理! 不能用灵
延迟退休转变为灵活退休我举双手赞成,灵活退休就是西方一些国家已经实施的弹性退休制度,如果能实施则是我国全体劳动者的福音,我的理由如下。 1、退休年龄本人可自主选择。国家人社部门会划出一个阶段,如55岁到65岁,在此区间内的任何年龄段劳动者都可以选择退休或不退休。体力劳动者觉得自己年龄大了,就可以选择最低年龄退休,而脑力劳动者则可以选择到最大年龄退休。 2、养老金水平与退休年龄挂钩,能提高交纳养老保险者的交费积极性,对一些行政岗位、技术岗位可避免提前减员,可最大限度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同时养老保
拥护灵活退休的做法。我们国家现在的状况恐怕只有事业单位和企业领导愿意延迟退休,企业工人绝大多数都希望尽早退休,特别是下岗失业员工更想尽早退休,50岁以上自由职业者打工没人要生活很艰难,他们更想提早退休,解脱生活压力。 延迟退休转变为灵活退休,确实很好。 我是这样认为,一种是高学历,高智商人,相对上班年龄较晚,他们可以选择延迟退休,好发辉他们的聪明才智。第二种是体力劳动者,他们可以选择早退,也可以选择迟退。第三种是自由职业人员,这类人是全部自己交,一年交七千多(第十四年),而且每年要涨一千左右,
一来循序渐进方式操作;二是根据当地人均寿命合理确定实施进度,如北上广平均寿命最高都达到了80岁,实行65岁退休还有15年幸福晚年可享受,其它尤其是西部地区把人均寿命拉到80岁再说;三是实行弹性退休制度,到目前退休年龄后本人愿意延长一年之五年都可以! 支持灵活退休男55发女50周岁工龄30年以上才可自选是否退休,以上条件不退休者每多上一年,退休后增一定退休义金。. 国家应特别关注一下自由职业者,这部分人交的钱全是自己出,这部分人应该让早退休,因为自由职业就是靠劳动打工交社保,太苦了,建议女的50
我觉得不应该延迟退休,因为现在下岗的这么多人本来好多企业效率就不好,延迟退休除分是公务员和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推迟退休他们的工资会更高,现在那么多年轻人都难找到工作,在让那些年令大的人延迟退休,那些年轻人都在家坐着,企业都不需要那么多人干活了,下岗的年龄大的和年轻人争活干了,这样下去国家太危险了,应该到年龄就退,给年轻人让位,一代一代就是这样循环吗,灵活退休,只要养老保险交够15年就可以申请退休,他交的时间短,领的钱少,如果不愿退可以继续交,交的时间长,领的多吗,这都是一分为二看情况。 这个建议还
我认为,公务人员,事业在编人员应该在规定时间内必须退休,把岗位让给年轻人,(男6O周岁,女55周岁,如实在有需要的人员可以返聘使用)对于那些企业工人以及下岗的困难人员来讲,灵活退休不失为是一种好办法,但也需要制订出最低工作年限或交费年限,以及最低退休年龄。 最合理是安工龄退休。干够多少年就能退休。有的30多岁才上班。20多年工龄就退休。有的。17岁就上班40多年了还的上班。这也不合理。本来女人寿命比男人就长寿。男人为什么比女人多干10才退休。 我觉得给工作年龄设定界限,比如男同志必须干够三十年
终于有人考虑的周全退休办法,这样子才会让更多人投入买退休金的行列里,我们那时候买养老金就是为了50睡的时候老了有的小钱买的米和青菜吃的想法,延迟谁都不想,虽然我是71的延迟退休对我影响不大,我只是说出自己的想法。 实际上以上说的都是叫退休金,如果是养老金,就应该在规定的年龄到了后,无论职位,养老金都一样,居住在什么地区就按当地的标准发养老金。如果继续工作,可享受工作补偿金,因为不工作了,大家都退休了,对社会的贡献也都是这样了,因此养老金也都应该一样了。 现实一点吧。6O后现在5O多岁了。用工单
建议不合理,因为你没考虑工龄,退休金就应该安工龄领取。我们工作都是为国家和社会做了贡献的,因为能力不同所以工作中领取的工资不同,退休了就应该安工龄领取退休金。要不国家以后会没有产业工人这个工种了。 个人觉得一线工人,农民应该早点退休,因为他们确实在身体上的损伤比较大,文职人员,智力技术人员可以适当延迟,独生子女家庭,特别是双独生子女家庭应当给予适当照顾。总的来说就是让想干又能干的留在岗位上发挥余热,让不想干的需要照顾家庭干不了的退下来。 我觉得太公平了,真的人性化,比如有的人确实干不了要提前退

Powered by 康鉴法律资讯 RSS地图 HTML地图

合作邮箱:tuolongfei@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