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鉴法律资讯
你的位置:康鉴法律资讯 > 话题标签 > 造谣

造谣 相关话题

TOPIC

4月8日,一段所谓“松江九亭哄抢超市”的视频在网上流传。经警方调查,现住江苏昆山的杨某某在微信群讨论上海疫情时,将并非发生在上海的相关涉疫视频转发至微信聊天群,含糊其辞地称“直接抢超市了”让人以为松江区九亭镇出现哄抢超市的情况,引发网民误解,造成恶劣影响。目前,上海公安机关已对杨某某虛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的违法行为依法行政处罚。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
造谣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受贿构成诬告陷害罪,该罪是指捏造犯罪事实,作虚假告发,意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行为。“捏造”,是指无中生有,虚构犯罪事实,意图使被诬告者受到错误侦查、起诉、审判等。 网友咨询: 造谣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受贿构成什么犯罪? 重庆丰柏汇律师事务所罗敏律师解答: 造谣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受贿构成诬告陷害罪,该罪是指捏造犯罪事实,作虚假告发,意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行为。“捏造”,是指无中生有,虚构犯罪事实,意图使被诬告者受到错误侦查、起诉、审判等。 1、行为人捏造犯罪
目前而言,在信息化社会,造谣实施起来较为便捷,违法行为人具有隐匿性,受害者维权成本较高。你是否曾在别人的嘴里听到过造谣呢?你是否被人谈论过这些呢? 网友咨询: 被他人造谣,如何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河北鼎诺律师事务所王艳璐律师解答: 1、记住保存证据,及时地对谣言内容、造谣者的昵称/ID、视频播放量、转发量、点赞量、自己社会评价降低、工作受影响的证据进行截图或录屏。当发现自己被造了黄谣,立即要求平台删除、屏蔽相关内容,如果平台没有及时采取适当措施防止谣言扩散的,也应当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 2
  • 共 1 页/3 条记录

Powered by 康鉴法律资讯 RSS地图 HTML地图

合作邮箱:tuolongfei@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