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鉴法律资讯
你的位置:康鉴法律资讯 > 话题标签 > 获取

获取 相关话题

TOPIC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是“百罪之源”,由此滋生电信网络诈骗、敲诈勒索、绑架等一系列严重刑事案件,成为危害公民人身财产安全和社会秩序的巨大阴霾。从严惩处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积极参与社会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用实际行动守护人民群众人身财产安全。 网友咨询: 陈某从某住房保障中心商品房备案登记的专用电脑上,私自拷贝买房人备案公民个人信息,向曹某、周某等人出售,从中获利19000余元。张某将非法获取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给眉县两家装修公司,违法所得15500元。曹某为了扩展推销自己所在公司装修业务获得提成,非法
刑法不仅将自然人规定为行为主体,而且将单位规定为部分犯罪的行为主体。由单 位作为行为主体所实施的犯罪,称为单位犯罪。一般来说,单位犯罪,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为本单位谋取非法利益或 者以单位名义为本单位全体成员或多数成员谋取非法利益,由单位的决策机构按照单位 的决策程序决定,由直接责任人员具体实施,且刑法明文规定单位应受刑罚处罚的犯罪。 网友咨询 : 2017年,宋振宽作为金诚造价公司的负责人,在某区城市生活展示体验馆项目中,与招标人北京某城展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串通投标,并安排其他
公民个人信息关系到每个人日常生活的开展、正常生活状态的维持,不仅关涉个人名誉,同时影响个人的社会评价。公民个人信息的破坏或侵害,既可能给公民带来物质上的损失,也可能造成精神上的伤害,并影响公民在社会经济生活、社会政治生活中各项权利的实现。 网友咨询: 2019年3月,赵某冒充某信息科技公司技术部工作人员“宋某”,先后与该公司宁化运营中心客服官某、雷某、魏某联系,以帮忙调试网络、解决系统登录等问题为由,向三人索要使用的该公司CRM系统、OA系统等账号、密码后,在家中使用获取的账户、密码登录该公司
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犯罪构成 一、客体要件 该侵犯的客体要件是公民个人身份信息的安全和公民身份管理秩序。 二、客观要件 该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以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行为。 三、主体要件 该罪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单位可以构成本罪。 四、主观要件 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所谓故意,即明知公开、泄露他人信息会侵犯他人的权益和危害社会,却仍然去实施这种行为的心理状态。 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认定 1、公民个人信息的内涵及特征 修正案没有对公民个人信息作出界定。有人认为,公民
  • 共 1 页/4 条记录

Powered by 康鉴法律资讯 RSS地图 HTML地图

合作邮箱:tuolongfei@foxmail.com